将数据存储、安全防护上云,保障数据安全;将CAPP、MES、PDM、ERP等系统上云,实现公司业务数据的跨平台对接和高效协同应用,消除数据孤岛;将信息系统向车间深度扩展应用,满足公司数据安全、异地办公、车间应用、高效协同办公的需求……
这是哈电集团(秦皇岛)重型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电重装公司)牵手中国移动,搭建哈电重装核电设备制造云平台带给企业的变化。今年6月,工信部发布2020年企业上云典型案例,该云平台成功入选。
哈电重装公司一位车间工人正在使用云终端查看自己的工作计划。
成本降低了,安全性高了
“这两年,信息化运维工作简单了,再也不担心网络瘫痪影响生产了。”哈电重装公司信息化室主任赵建宇告诉记者,2019年该公司牵手中国移动部署私有云后,公司信息化运维效率得以大幅提升,数据安全得到了有力保障。
上云以前,哈电重装公司在用的计算机近70%(约325台)为2009年之前购买,计算机老化严重,蓝屏、病毒、硬件故障等问题频发、险情不断,而由这些计算机组成的局域网也不时宕机瘫痪,造成内部文件无法及时交换流转,生产车间面临停产风险。
此外,老旧的计算机耗电高、维护量大、维修成本高、运行效率低下且随时面临数据丢失风险。赵建宇说,曾经因硬盘损坏发生重要数据丢失3次,恢复数据花费巨大且无法完整恢复数据。
大量计算机无法满足ERP系统SAP软件运行的基本条件,迫切需要对老旧计算机更新换代。为此,该公司成立了信息化领导小组。经测算,仅更新计算机就需要100多万元,还要采购防火墙、入侵检测、安全审计等诸多网络安全软硬件以满足等保测评等相关要求,一次性投入巨大。
经过调研和测试,他们发现,通过企业上云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解决面临的诸多问题。最终该公司选择在中国移动等保三级的机房搭建私有云,部署了云服务器和多重备份的云桌面系统,将公司业务应用及存储资源均迁移到云端。为保障数据安全,他们还在云端部署了态势感知设备、防火墙、上网行为管理等多重网络安全系统。
中国移动等保三级的机房双重供电有保障,备有发电机;采用最先进的工业空调,将温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病毒防护能力强,防护系统安全性高,全方位的视频监控系统,全天候专人运维……相比自有机房,安全性得到大幅提高,成本大幅降低。
“以前每年计算机运行产生的电费,就快赶上在这里一年的租金了。”哈电重装公司信息化领导小组副组长高峰说,企业上云后,重装公司服务器及计算机维护工作大幅减少,未发生因病毒、硬盘损坏等情况造成的数据损失情况,还满足了异地办公需求。生产车间全部采用云终端以无线方式接入,整个系统维护的工作量降低了90%以上。
远程办公实现了,信息孤岛消失了
云平台上线后,梁勇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少。
梁勇是哈电重装公司一位源地验证人员,他经常前往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监造。哈电重装公司生产的核岛设备,事关核安全、质量监管严格、技术要求高,为此,企业在各供应商派驻了近十位源地验证人员,确定原材料各项技术指标符合企业要求。
以前,梁勇出差要携带很多纸质技术文件,到供应商车间,要翻阅文件一一核实技术指标。他最担心的是公司技术文件更新了,却没接到同事的电话通知,导致采购的原材料不符合最新要求。此外,他每日还要通过邮件向公司提交相关技术文件,工作量大,效率极低。
企业上云后,梁勇再出差无需再携带纸质技术文件了,只需登录云平台,就能查看最新版的技术文件,异地办公再也不用担心信息不对称了。“在线查找文件省时省力,在线填报回传公司便捷准确,工作效率大幅提升。”梁勇说。
2019年底企业上云,是为了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没想到在2020年初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利用云桌面居家远程办公,图纸设计完成直接提交至下一流程,丝毫没有耽误工作进度。”该公司技术部设计开发部主任王帅说,在家就能完成工作,但这在上云前是不可能实现的。
图纸是企业生产第一步。以前,设计图纸都需要在办公室电脑上完成,随后流转至工艺、生产等环节,生产车间工人根据纸质图纸进行生产。疫情突袭,不少技术人员都被封闭在家里甚至外地,无法前往公司上班。这时,云平台远程办公就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了重要保障。
云平台电子签批让质量控制部无损检验技术室主任余金涛感受到了便捷。“之前工序调整,需要拿着纸质文件找负责人层层签字,签不完字车间就只能停产。”余金涛说,企业上云后,无论何时何地,相关负责人都可以在云上签批处理,效率大幅提高。
高峰表示,云平台以数据服务为基础,以信息化促进管理,打通了由设计-工艺-采购-出入库-生产的各个环节,将信息化的数据神经元成功延伸到了生产制造的各个环节,将原本分布于企业内部的各个信息孤岛统一到一个平台上,实现数据高度共享,配合全程电签,显著增强了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办公能力,极大促进了质量变革及效率变革。
生产效率提升了,产品优化有了数据支撑
“叮”。每天清晨,哈电重装公司生产车间的装配工人苏新丰,在车间终端设备上将员工卡一刷,当日的工作任务就会跳出来,他只需按照任务单开始一天的工作即可。
看似一个简单的终端,却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再也不用排队借图纸了。”苏新丰说,企业上云前,每天开工前领到任务,就要去档案室排队借图纸和技术文件,赶上人多的时候要排队半小时以上,耽误工作时间。此外,工友们最担心的是图纸更新了,而他们手里拿的是旧图纸,直接造成产品不合格。
之前,从设计到工艺到生产流转的都是纸质图纸,技术文件更新时更为复杂,时效性很难得到满足,纸质版文件经常有丢失、错用、误用等重大风险,造成不必要的生产事故。上云后,企业实现了无纸化办公,设计工艺和生产流程各工序间的信息实现了实时交互自动化,系统自动推送最新版技术文件,大幅促进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提升。
该公司生产制造部计调室主任曹宇告诉记者,从运行效果来看,NCR(不符合项报告)降低了16.3%;生产技术准备时间由9.5天缩短为3.5天,降低了63.1%;生产辅助人员由20人减少到7人;生产准备时间由上线前的2小时缩短到1小时;完工文件整理时间由原来的3个月缩短到1个月。比如生产某类蒸汽发生器,之前需要40个月,现在不到30个月就能完工。
“一台产品有多重,图纸记录就有多重。”档案室主任马丹丹说,企业上云前,这句调侃一点都不为过。
之前,档案室接到流转来的技术文件,打印若干份后分发给车间。如某项目周期长,技术文件更新快,则需要回收旧文件,打印分发新文件,一天到晚打印机都在嗡嗡响,工作人员也在忙着处理这些繁琐的事宜。
企业上云后,档案室打印机“消停”了,还取消了专门设置的印刷岗位。从繁琐事务中解放出来的工作人员,将工作重心转移至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上来。一年多来,他们从档案中提炼信息,编研了五六本小册子,为企业领导层决策提供参考。
经测算,云平台运行后,仅纸张、硒鼓、打印机损耗每年减少约10万元,电力消耗每年减少约60万元,同等工作耗费的时间降低50%-60%。
“现在要生产一类产品,直接在云平台调取相关信息对比数据,选择材质、尺寸等最优化的钻头,不用一一再试了。”在工艺员徐天宇看来,云平台贯穿产品从设计到生产的全过程,通过挖掘数据分析,为工艺优化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信息化建设依然在路上。在云平台的基础上,今年哈电重装公司正在积极推进5G专网+设备数据采集等智能制造项目,建设数字化车间。(本网记者 米彦泽)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固安信息港——固安最大的综合门户网站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6-2020. 固安信息港——固安最大的综合门户网站 www.guanxx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guanxxg.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