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滚动  
“麦痴”郭进考
2021-12-31 08:55:00  来源:固安信息港——固安最大的综合门户网站  作者:  分享:

12月25日,郭进考(中)在海南南繁基地查看新品种长势。 本人供图

12月25日的海南,晴空万里。南繁小麦试验田里,小麦已开始抽穗、灌浆。

一大早,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原院长,河北省首席小麦育种专家、辛集市马兰农场老专家工作站站长郭进考就来到繁种田,逐方查看小麦新品种的长势,不时掏出尺子,测量着麦苗的高度。

忽然,他发现一个好的单株,在海南白粉病、条锈病盛行的情况下,长势良好。他立刻坐在地头,轻抚着麦头,晒得黑红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这些小麦就像自己的孩子,哪一个‘成才’我都开心。”望着这颗单株,郭进考满脸笑容。

正是凭借着对小麦的痴迷热爱,郭进考带领团队先后育出33个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小麦品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两次获省长特别奖,一次获省突出贡献奖。

郭进考培育出的小麦品种推广到8个省份,累计种植面积4.2亿亩,增产小麦105亿公斤,节水125亿立方米,创经济效益上百亿元,成为麦农交口称赞的小麦育种专家、同行眼中的“麦痴”。12月28日,郭进考被授予“燕赵楷模”称号。

沉甸甸的成就背后,是一名老共产党员为民育种、为国分忧的初心和振兴农业的担当;是一名老共产党员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谋福祉的行动。

“市场变,我的育种方向就得变”

郭进考对于小麦的痴迷,始于小时候的梦想。

1951年出生的郭进考,童年平日吃的是野菜混合着粗粮,只有过年才能吃上白面馒头。郭进考回忆,那时还因肚子饿误食了野果,昏迷了两天。

“啥时候百姓能天天吃上白面馍馍啊?”怀着朴素的愿望,郭进考考进了农校。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两年的农校学习,让郭进考对粮食增产有了科学认识。1973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石家庄地区农科所小麦育种室,开始了实现理想的征程。

四壁透风的办公室、几张破旧的办公桌,科研条件简陋;

一无育种资源,二无试验设备,三无研究资金,科研基础薄弱……

怀着“让每一寸土地种出更多小麦”的初心,郭进考和团队成员踏入马兰农场进行育种试验。

为寻找育种材料,并向专家求教,郭进考常常昼夜兼程。只要有票就上火车,没座是常事,有时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夜里困了,郭进考就拿张报纸铺在别人的座位下,躺下去就是一觉。

庄巧生、李振声……这些国内顶尖的小麦专家,都记得这个刻苦钻研的年轻人。

郭进考对小麦育种的虔诚感动了当时小麦科研界,40多位专家答疑释惑,100多位同行互通有无,500多份育种材料倾囊相授……这让这个农校中专生,得以用国内一流科研视野在小麦育种道路上迈开大步。

上世纪80年代,华北地区缺乏早熟丰产的小麦品种。为此,郭进考确定了“抽穗早灌浆快实现早熟性,增加穗数提高丰产性,增强耐旱性提高广适性”的育种理念。

为了早出品种,郭进考顶着炎炎烈日,一个品系一个品系地观察;整地、施肥、播种、管理、收割、脱粒、考种……每个环节都亲力亲为。

为了缩短育种进程,河北、海南一年两种,郭进考成了“候鸟”。尤其是海南加代时不能播种,为提高移栽苗的成活率,郭进考都是白天在河北起苗,夜里坐飞机到海南,第二天一大早在海南移栽。

从开始育种到成品推广,整个过程需要10年甚至更长时间。每年只能做一个周期试验,出了问题,数年心血就可能付之东流。

咬定高产育种目标不放松,经历了无数次成功与失败,1990年,郭进考培育的“冀麦26”横空出世。当时普通小麦亩产只有二三百公斤,而“冀麦26”在大面积种植条件下,亩产达400多公斤,实现了小麦由中低产到中高产的跨越。

随后培育的冀麦38,不仅刷新了我省当时的高产纪录,也一举将我省小麦产量带入“亩产千斤”的新时代,成为上世纪90年代全国十大品种之一,被列为“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为华北地区一年两熟制小麦高产提供了品种支撑。

梦想成真。在新品种小麦连破纪录时,郭进考察觉到这些看似完美的高产麦种存在的短板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固安信息港——固安最大的综合门户网站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今日推荐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6-2020. 固安信息港——固安最大的综合门户网站 www.guanxx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guanxxg.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