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降碳产品开发,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截至8月底
河北累计实现降碳产品价值转化7390万元
本网讯(记者马朝丽、贾楠)秋日清晨,太阳映照大地,承德御道口农垦实业集团如意河经营管理站管护组组长韩占民驾驶着防火巡逻车出发了。他负责的林场区域地形复杂,一圈巡护下来需要耗费大半天时间。
“植树造林,讲究‘三分造,七分管’。森林火灾、病虫灾害、人为破坏等,都会影响森林的固碳能力,我们一刻也不敢放松。”韩占民说,每次巡护,他都到林子边转转,叮嘱护林员要站好岗、守好责,还不时给村民们宣讲保护森林的理念。
让森林“碳库”更优质、更稳定。近年来,承德御道口农垦实业集团积极开展荒山造林,强化幼林地管护,有效推动了林场森林面积的持续增加。同时,积极引进科学经营理念和技术,大力开展科学抚育,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固碳能力明显增强,生态价值逐年提升。
不负青山,喜见“金山”。2021年,御道口林场被开发成全省首个林业碳汇项目,至今已实现生态价值转化979万元。在今年8月23日省生态环境厅举办的第四批降碳产品价值实现集中签约仪式上,御道口林场草原、湿地两个生态固碳项目再次现场签约,实现生态价值转化。
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河北抢抓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遇,从森林资源丰富、钢铁和焦化行业碳排放总量较大的基本省情出发,以塞罕坝机械林场及周边区域为试点开发降碳产品,开创了全国范围内降碳产品价值实现的先河,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河北探索、河北模式。
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与对外合作处处长李清龙介绍,截至8月底,全省已累计编制降碳产品方法学和碳减排量核算方法学19个,构建起生态固碳、生活低碳、生产减碳“三位一体”的方法学体系,推动完成降碳产品开发项目21个,核证总规模累计达到560多万吨,共推动塞罕坝林业、白洋淀芦苇等降碳产品价值转化7390万元,降碳产品开发从林业碳汇拓展到草原湿地、海洋蓝碳、绿色交通、城乡建设、碳普惠等领域。河北省降碳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不断深化,降碳产品开发领域、区域和碳抵销行业企业不断实现新突破。
“碳索”向深层次、宽领域迈进。如今,抵销自身碳排放企业由钢铁行业拓展到焦化、水泥、玻璃等行业。以市场化手段调整经济结构,在增强企业低碳竞争力的同时,也推动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速形成。
加快构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河北大力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积极发展多式联运,实施柴油货车新能源替代行动。截至8月底,全省新增推广新能源重型货车3000多辆,保有量达到1.49万辆,位居全国第一。
住建领域碳交易实现零的突破。去年8月,“中德被动式低能耗示范房”降碳项目成功交易。“目前,我们已编制完成居住建筑领域的降碳方法学。”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智能与绿色建筑研究所主任工程师刘少亮告诉记者。
从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获悉,今年1至8月,全省新开工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130.74万平方米,累计开工建设929.74万平方米,建筑节能水平持续提高。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固安信息港——固安最大的综合门户网站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6-2020. 固安信息港——固安最大的综合门户网站 www.guanxx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guanxxg.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