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下午,沉浸式互动演艺《高手在民间》在保定宴饮食博物馆上演,大堂里一张张方桌旁坐满了观众。 本网记者李巍摄
“打那以后,槐茂酱园的酱菜身价倍增,不管是南来赶考的,北去进京的,走亲访友的,买卖东西的,只要来到咱保定府,都要品尝这八宝太平菜……”记者循声望去,一位身穿蓝色旗袍的说书人,已站上古色古香的保定大舞台,声音高亢,底气十足。
9月27日下午,记者走进开业不久的保定宴饮食博物馆。一层大堂的舞台上,沉浸式互动演艺《高手在民间》刚刚开演。人流,从各小吃档口迅速汇聚到舞台前方,一张张方桌顿时被观众占据。
保定市民舒雪松带着老人和孩子,坐在离舞台最近的长凳上。4岁的孩子随着演员的变换走位,不停转动着小脑袋。老人看起来是个戏迷,台上河北梆子《大登殿》的唱腔一起,老人也不禁手舞足蹈,一唱一和起来。
你以为这是一个剧场?错!
“我是从抖音里刷到的保定宴,得知这里的保定地方特色小吃特别地道,特意来尝鲜。”舒雪松说。
9月16日,保定宴饮食博物馆试营业,当天1.5万余人涌进这里。大多数人是奔着这里打出的“能吃的博物馆”的旗号,来一探究竟。
从造型看,这座高耸的楼宇就与吃食相关。“像不像一个带提手的食盒?”项目投资方、保定直隶会馆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梁连起提醒记者。记者看到,这座大楼东西南北四处入口,分别复制了昔日保定古城“望瀛”“瞻岳”“迎薰”“拱极”4座城门上的大字,顿时唤起人们对这座老城的追忆。
从西门进入大堂,眼前的楼阁装饰还原了老保定的诸多元素,古莲花池“莲池行宫十二景”之一的高芬阁、直隶总督署大堂中门上悬挂的“旗镇冀门”的匾额、保定大舞台、光园、大慈阁都能从中找到。南北两处,仿造古城登马道的两道楼梯,通往一二层之间的跃层。
正是晚饭时间,一楼的回型小吃街道上,已经吆喝声四起。漕河驴肉火烧、稻香村点心、老马号炸糕、老贰馅饼……各摊位前,争着尝鲜的食客已经排成不规则的队伍,散落各处的长凳上坐满了人。
“保定,是老字号、名小吃层出不穷的城市。”手里捧着老贰馅饼,保定市民李姬红这样评价自己所生活的这座城市。
摊位里,制作师傅将和得细软的面团手工搓皮,将馅料放入中间迅速包制成饼坯,放入饼铛中,用铲刀按圆。手翻饼,眼观色,烙至金黄。馅饼一出锅,便遭到疯抢。
李姬红热情地向记者推荐:“真的好吃,你尝尝。”她告诉记者,老贰馅饼始创于1989年的五一夜市,因为馅鲜味美,俘获了不少食客的味蕾。经过三代人纯手工制作工艺的传承,技术含量看似不高的这一吃食,如今也被冠上了“保定老字号”的名号。
边吃边走,边走边看,“能吃的博物馆”名不虚传。
在这里,玻璃罩里摆放的泛黄的民国食谱,让人触摸到一座城关于美食由来已久的记忆。不经意间,还能在某个角落看到保定老城的市区图、老保定俗语与古城历史电子书,古老文图与现代技术交融在一起,向世人述说着古城的历史文化。
梁连起说,保定宴饮食博物馆开业以来,平均每天接待食客超过1万人,最多的一天1.8万人。“一城三餐四景五宴”是这里的主题。博物馆内设靴城博物馆、非遗老字号博物馆、莲池饮食书院、饮食瓷器博物馆。在这里,食客能吃到“万家灯火百姓宴”“非遗传承保定宴”“崇礼菜单河北宴”“五湖四海中华宴”和“中西合璧国际宴”,各个档次应有尽有。
“吃完这顿饭,我打算明天就带孩子去古莲花池、直隶总督署深度游一圈,找个导游,补上这堂关于家乡的历史课。”保定市民康卫红说,来保定宴饮食博物馆,吃到美食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家乡厚重的文化积淀。“保定的众多古迹,因为就在身边,老想着‘随时可去,不着急’,反而忽略了它们,真不应该。”
餐饮之“小”,是一家一户的柴米油盐;餐饮之“大”,是一个城市消费动能的折射和释放。
当晚,记者离开保定宴饮食博物馆,走进保定闹市区。
钟楼商厦广场前的夜市上,商家吆喝声、食客聊天声此起彼伏。西大街上,老字号特色小吃、现场炒制的纯手工枣茶等美食,让人在古街风韵里彻底放松下来。食客们围聚桌旁,尝美食,聊近况,甚是惬意。
今年,保定着力打造“舌尖上的保定”,培育夜间特色餐饮品牌,立足冀酒、冀菜打造特色“深夜食堂”;举办各类美食节、小吃节、咖啡节、露营节等活动;开展“名厨”“名店”“名菜”等各类评选,推选出一批“网红美食”打卡地……
热气腾腾的烟火气里,这座古城不断迸发新活力,百姓在舒适生活中尽享岁月美好。(本网记者李巍)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固安信息港——固安最大的综合门户网站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6-2020. 固安信息港——固安最大的综合门户网站 www.guanxx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guanxxg.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