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在西柏坡纪念馆,有一条电报长廊,长廊两侧的墙面上,满布密密麻麻的电文。解放战争后期,依靠无线电通信这条军情传递捷径,党中央在西柏坡“一不发人,二不发枪,三不发粮,只是天天发电报,就把国民党打败了”。
事实上,早在抗战时期,无线电通信就已经出现在冀中战场,在我军联络以及抄收新闻、气象报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冀中的无线电通信队伍是怎样建立的,它的发展又经历了怎样曲折的过程?
晋察冀军区无线电研究组(后更名为无线电高级训练班)制作的频率表。林 爽供图
战火中诞生的“千里眼顺风耳”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迅速占领平津,后沿京汉、津浦路南犯冀中。在日军铁蹄践踏下,国民党部队南撤。1937年10月,共产党员、时任国民党东北军第53军第691团团长的吕正操,率部于晋县(今晋州市)小樵镇誓师,将部队改编为人民自卫军,挥师北上抗日。
人民自卫军为冀中敌后战场带来了第一部电台,这在当时还是一个稀罕物,被称作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这部电台先是与晋察冀军区A-051台(代号)建立了联络,开启了冀中与晋察冀领导机关的无线电通信,后又与八路军总部F-151台、延安中央军委X002台建立了无线电联系。1937年12月,晋察冀军区又派报务员张鹤山携带一部电台,来到人民自卫军一团(后编入冀中第一军分区)工作。
1938年5月,人民自卫军与蠡县籍老红军孟庆山领导的河北游击军合并,建立八路军第三纵队兼冀中军区。冀中地区部队的整合,带动了军区机关和各区部队无线电通信快速发展。1938年底至1939年初,冀中各分区、区党委都配备了电台,冀中地区无线电通信网逐渐建立。
1939年5月,冀中军区对无线电管理体制进行了整顿,成立了冀中军区无线电中队,建立政治委员制度。随后,各分区也相继成立无线电区队。
1939年底,冀中军区各正规团基本上都配备了电台。各团无线电配有电台队长、机务员、报务员。冀中军区上能联系延安中央军委、八路军总部、晋察冀军区,下能联系各分区、主力团。不仅如此,冀中军区还与冀南、冀鲁豫军区等建立了协同通信,保证了军事行动通信联络的畅通。
到1942年4月,冀中无线电通信发展到了最高峰,这时,军区电台共有50余部,分布于冀中军区机关、区党委、新闻系统、行政公署和各个分区,形成了一张紧密的通信联络网,保证了战时冀中党、政、军信息的及时传递。
抗战时期,无线电通信广泛应用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敌后抗战中。图为晋察冀军区无线电训练班学员使用手摇发电机,保证电信联络畅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档案馆供图
坚守火线临危不惧传军情
战场上,军情瞬息万变。抗战时期,在冀中,较之日军,我方无线电通信人员和物资配置仍然处于劣势。但是英勇无畏的电台队员们却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坚守火线,确保了军情传递通畅。
出于保护电台安全的考虑,部队收发电报多是在夜里。遇到突发情况,部队需要急行军,经常是部队开拔了,报务员还要带着电台留下来,等候发收电报,完成任务后再追赶部队,万分危险。紧急情况下,他们只能就地隐藏电台,或是将其埋在地里,或是将其沉入水中,等安全了再取回电台。
1939年冬,冀中军区南进支队参加了讨逆战役,随军转战冀鲁豫地区。由于参战部队较多,加之日夜行军追歼叛贼,电台工作量剧增。
当时我军根据紧急程度,将电报等级分为“平报”“急报”“火急报”“万急报”“十万火急报”“万万火急报”。常常是部队临出发了,机要科却送来几封“万万火急”电报,电报员必须迅速投入工作,发完后,便抓紧追赶部队。可经常是,电报员刚到宿营地,就又有“万万火急”电报等待拍发,电报员又要马上架起天线,准确及时传递新的战斗部署。几个月中,电台队员随军发报,不间断地和冀鲁豫军区、十八集团军总部、冀南八旅等兄弟部队联络,从未发生重大通信事故。
1940年春季反“扫荡”时,冀中九分区机关和直属部队转移到保定清苑的一个村庄,电台分队刚架好电台联通了上级,村外的战斗就打响了。于是,撤线人员迅速上房撤线,可值班报务员却大声喊道:“别撤线,军区有指示‘万万火急’!”在这种情况下,电台队长指示所有人准备好,一定要完成电报接收任务。不远处,枪炮声四起,可接收电报的工作人员却冷静沉着,坚持收报。最终,几名队员赶在敌人进村前顺利完成了接收任务,并将设备安全撤离。
1943年2月,冀中六分区在武邑县卢家口村计划召开敌工部长会议,突遇敌人围攻。激战数时,司令部决定通过电台向冀南五分区请求增援。炮火声中,往常联络通畅的电台却突发故障,无论发报员怎么转动度盘都接收不到信号。十万火急之时,有经验的电台长突然捕捉到了新的波长。“万万火急!万万火急!”一遍遍地呼叫、变频中,电台长终于插叫成功,几十组的求援电报很快发完。半个小时后,对方回电了,简短的电报清晰传来:已派一连轻装跑步增援,距你们五十里。这时,千斤重担落地,电台队员们才长舒了一口气。随后,他们又和特务连的战士们一起投入了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华北地区的无线电通信工作获得了更大发展。图为晋察冀军区电讯工程专科学校(1947年成立)学员在野外训练报务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档案馆供图
极端环境中血与火的考验
1942年,日军在冀中地区开展“五一大扫荡”。在日寇“细碎分割”、严密封锁之下,各抗日根据地岗楼如林,沟路如网,电话有线通信中断,人员信件传递困难,无线电成为军情传递和接收新华社消息的主要通信手段。
为了提高收发效率,电台部队又进一步提高业务要求:一是开设、撤收电台要快,随时机动架线联络;二是对长报提出了“多边”要求,即边抄、边送、边译,以及边译、边送、边发;三是做到“快”,即快收、快译、快送,以及快译、快送、快发。
当时,电台极为珍贵,往往一个团只配有一部电台,电台队员都是宁肯丢命也不轻易丢掉通信器材,真正做到了“人在电台在”“与电台共存亡”。冀中八分区薛村突围战斗中,报务主任庞树楷用身体掩护马达中弹牺牲;冀中南进支队在李家洼突围后,发现马达未能带出来,三名摇机员连夜返回战场,在二人遭敌俘虏的情况下,一人仍冒死将马达抢回。
“五一大扫荡”后,冀中军分区机关和一部分部队,转移到白洋淀和胜芳大苇塘里坚持斗争。渔船上、芦苇荡中,电台队员想方设法架设天线,在老乡们的掩护帮助下转移躲藏。夏天,水面上的蚊子叮人叮得厉害,晚上收发电报时,没有蚊帐的电台队员只能穿上棉大衣,头包桑皮纸。面对敌人的封锁,缺吃少穿的电台队员就在附近寻找苇根、鸡头米和鸟蛋充饥。
不仅如此,电台队员还练就了一身随机应变、迅速转移的好本领。遇上电台耳机丢失,他们就用有线排话机上的受话器代替;联络不通时,他们想方设法采取转报、转告(叫)差呼、盲发等方法,直到能顺利发出电报;敌人射断天线,接线员就拿芦苇绑住紫铜线接着发报……就这样,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冀中地区的红色电波也从未中断。
1942年,燕京大学经济系导师、英国人林迈可来到晋察冀边区,给学员讲解无线电技术和原理。沙 飞摄
地道中永不中断的信号
1942年,日伪第五次“治安强化”运动开始后,为了加强对冀中地区的统治,不仅建立了很多伪政权,还到处修碉堡、挖封锁沟。
在这种形势下,冀中对敌斗争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固安信息港——固安最大的综合门户网站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6-2020. 固安信息港——固安最大的综合门户网站 www.guanxx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guanxxg.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