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摄制:本网记者 王雅楠
6月6日,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的旱碱麦麦田一片金黄,微风拂过,麦浪滚滚。
麦田中,3台小麦联合收割机依次排开,农机手驾驶收割机匀速前行,旱碱麦麦穗被“吞”进脱粒箱,收割机驶过的地方只剩下短短的麦茬。
小麦联合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收割、脱粒,一会儿工夫,收割机的粮箱装满,麦粒被输送到运粮车上。
6月6日,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后仙庄村农民在抢收小麦。 本网记者 张昊摄
“如今,大型农业机械成了种粮、收粮的好帮手。麦茬越短,接下来翻地播种就越容易。”在麦田等待收获的后仙庄村党支部副书记刘玉锁说,该村将1700亩土地托管出去,实现了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每亩地种植成本降低20%以上。
刘玉锁是个种了30多年地的老庄稼把式。他说,以前种地都是靠天吃饭,如今受益于好技术、好麦种,盐碱地逐步变成“新粮仓”,种地尽显“科技范儿”。
当天,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农业农村发展局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于荣艳来到田间查看夏收情况。
“你看那台小麦联合收割机,采用双筛模式,应用了多项减损关键技术,不仅能提高粮食收获效率,还能把粮食损失率降到最低。”于荣艳说,早在一周前,相关人员就对小麦联合收割机进行了检修、调试,对农机手进行了培训,以备随时下田开镰。
于荣艳介绍,今年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种植旱碱麦83万亩,预计10天后完成收获。
为确保夏粮丰收、夯实秋粮基础,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出台“三夏”生产工作方案,协调相关单位,全力做好农机保通保畅、粮食收储、农资供应等保障措施,确保旱碱麦颗粒归仓。
“目前,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农业农村发展局已组织小麦收割机750台,其中高效能收割机134台,这些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将大大提高小麦收获的效率和质量。”于荣艳说,同时,配备粮食烘干机40台,日烘干量最高可达1.2万吨,可解决阴雨天气对粮食晾晒带来的不利影响。
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设立了5个农机维修配件服务站,成立了10支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通过宣传技术要点、田间实训、技术指导等方式,提高农机手减损意识和技术,全力保障“三夏”工作顺利开展。
在麦田等待收获的还有后仙庄村村民刘凤华。她笑着告诉记者,她家有6亩地处于仙庄片区的核心区域,去年就已托管出去,如今种地不用操心,农忙变农闲,自己还在村中的黄骅面花非遗工坊就了业,日子越过越红火。 (本网记者 王雅楠)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固安信息港——固安最大的综合门户网站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6-2020. 固安信息港——固安最大的综合门户网站 www.guanxx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guanxxg.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