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 22日,记者戴绍志(右一)和老记者杜柏桦(左)在中捷产业园区农科所采访。 本网通讯员 刘凯摄
盐碱地里,果蔬飘香。
“真没想到,现在的盐碱地上,竟‘长’出了这么多蔬菜大棚。”7月21日,记者陪同本网老记者杜柏桦来到盐山县盐山镇姜牛村回访。在该村蔬菜大棚种植基地内,看着长势喜人的黄瓜和西红柿,杜柏桦说:“20年前,我来采访的时候,村里种大棚的远没有这么多。”
杜柏桦在本网工作了26年,是一名摄影记者,他的足迹遍布全省众多县(市、区),沧州的许多地方他都去过。2004年7月12日,《本网》第11版刊发杜柏桦的摄影报道《田埂上书写人生传奇》,展现了盐山县盐山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站长王岐凤改造盐碱地、推广抗盐碱新品种的故事。
整整20年过去了,盐山县不断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近年来广泛推广大棚种植技术,打造“盐碱地+特色农业种植”,昔日的盐碱滩,逐渐变成了新粮仓、果园和菜园。
变化,不只在盐山。
“宜粮则粮,宜草则草,宜果则果,宜菜则菜。现在整个沧州盐碱地,都在通过‘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因多次采访沧州盐碱地治理,记者主动为杜柏桦讲解。
与盐山县相邻的渤海新区黄骅市,全域耕地以中度盐碱地为主。中捷产业园区刚刚结束夏收不久,高大的储粮仓内粮谷满仓。
7月22日,在中捷产业园看到这样的丰收景象,杜柏桦回忆说:“十多年前,我也常来黄骅采访,拍摄的往往是黄骅港、临港工业之类题材。当时中捷这边的盐碱地,大多寸草不生。”
“现在不一样了!”中捷产业园区农科所所长张卫军介绍说:“今年收割的麦子都储存在这里,旱碱麦亩产达到260公斤。”
来到良种储藏库,这里摆放着两罐旱碱麦新品种。“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旧城镇仙庄片区,种的就是右边罐里的‘捷麦19’,它的优点是抗旱、耐盐、抗寒、产量稳。盐碱地种植‘捷麦19’,平均亩产由原先品种的150公斤增加到了260公斤。”他介绍,近年来,“捷麦19”年推广种植面积达100万亩。
“左边罐里的‘捷麦20’和‘捷麦19’相比,它的生育期更短,麦株更矮,只有70厘米,平均亩产又多了50公斤。如今,这个新品种正在盐碱地上大范围推广。”张卫军说。
“你们真是了不起!”杜柏桦不禁赞叹,“盐碱地治理,以前是个大难题。没想到现在能育出这么多好麦种,让盐碱地变成了大粮仓。”
从储粮仓来到试验田。一场小雨过后,绿油油的大豆长势正旺,不少品种已经开出白色、紫色花朵。张卫军告诉我们,今年收完小麦,他们在试验田种上了“沧豆20”等40多种大豆新品种,再过两个月,这些大豆就将进入收获期。
记者蹲下身子细看,试验田里,每株豆苗下有一层厚厚的小麦秸秆,虽然烈日炙烤,但用手扒开秸秆,摸到的土壤湿润松软。
“这是我们开展的播种秸秆覆盖新试验。”张卫军说,在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时,他们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麦收后,利用原茬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机种大豆,同时用小麦秸秆进行覆盖。秸秆覆盖后,减少了水分蒸发,秸秆也变成了有机肥,提高了地力,降低了土壤表层含盐量。如今,周边盐碱地含盐量为3.3‰,而这块试验田的含盐量则降至2.45‰。
培育良种,改善土壤,优化种植,今年,沧州市夏收旱碱麦154.7万亩,亩产260公斤,总产量40.22万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54.5万亩、14.6公斤、15.72万吨。
“事实证明,无论多难,只要大家锚定目标,接续奋斗,不断创新,就一定能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杜柏桦说。(本网记者 戴绍志)
记者手记
接续奋斗,书写新精彩
在盐山、渤海新区黄骅市的回访中,我们两代记者不仅看见了盐碱地的新变化,还结识了张卫军这样的新朋友。
为了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像王岐凤、张卫军这样,一代又一代科技人员接续奋斗,扎根盐碱地,培育良种,推广技术,用智慧和汗水改变这片土地的面貌。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本网记者的老朋友。
记者是时代的记录者,更是历史的见证者。75年来,从根治海河到打造“渤海粮仓”,再到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本网一代又一代记者同样接续奋斗,深入一线,采写出一篇篇新闻佳作,用笔和镜头记录下燕赵大地上的精彩和荣耀。
这次回访,烈日当空。盐碱地里,杜柏桦依然拿着他最珍爱的相机,猫着腰不停拍摄,全然不顾汗水浸湿衣衫。从他身上,我看到了新闻工作者不变的情怀。
接续奋斗,盐碱地上会有更优良的种子,结出更多硕果;新征程上,我们也要勇担使命,挺立潮头,书写新的精彩。(本网记者 戴绍志)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固安信息港——固安最大的综合门户网站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6-2020. 固安信息港——固安最大的综合门户网站 www.guanxx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guanxxg.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