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滚动  
大河之北
2024-08-18 11:00:24  来源:固安信息港——固安最大的综合门户网站  作者:  分享:

庞永辉创作的双层拉坯作品“石榴花开”刻花瓶。该作品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外观设计专利。 陈氏定窑供图

用生命重燃窑火

陈文增定瓷作品“四海呈祥”。(人民大会堂永久收藏) 陈氏定窑供图

“其实,我们公司以前叫曲阳定瓷有限公司,为了纪念我师父,才改名为‘陈氏定窑’。”

7月8日,曲阳陈氏定窑瓷业有限公司的一间办公室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定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氏定窑艺术总监庞永辉陷入回忆。

庞永辉口中的“师父”,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被称为“中国定窑第一人”的陈文增。

2016年6月12日凌晨,陈文增因突发心脏病不幸去世,享年63岁。带着诸多未了的心愿,陈文增走了。但他为定瓷恢复作出的贡献,却永远难以磨灭。

陈文增这个名字第一次被世人所熟识,源于1984年的一次展会。

当年1月15日,香港各大媒体聚集九龙尖沙咀新港中心,同时发布了一条震惊陶瓷界的消息:河北艺术陶瓷展会上,沉寂800多年的定瓷重现光彩。

让香港媒体集体发出惊呼的,是在展会上首次亮相的一批现代定瓷作品:短短几天时间,这批定瓷中除一对作者不愿出售的姊妹梅瓶外,其余全部售罄。

这批定瓷的制作者,便是刚到而立之年的河北农村青年陈文增。

对外界来说,此前名不见经传的陈文增好像“横空出世”。但事实上,为了这一天,他已经默默耕耘了很久。

陈文增和定瓷的缘分始于1978年。当年,保定地区工艺美术定瓷厂在曲阳组建定瓷实验小组。因擅长书法,陈文增被推荐进厂成为一名写字工,而后留在定瓷实验小组。

由于定窑的衰败和消亡,当时有关定瓷烧制的资料都已荡然无存。数百年前,工匠们选用的是什么瓷土、什么瓷釉,精美的花纹是怎样刻上去的,全都不得而知。

定瓷实验小组的任务,就是要解开这些沉寂多年的秘密。

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中,陈文增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瓷器的刻花。过去许多定瓷纹饰采取的是双线刻法,“刻一刀、复一刀”,即先刻出一条单线,再沿着这条线补刻一条辅线,使得纹饰的形状趋于丰满。

但陈文增在实践中却发现,刻第一条线时,他可以随心所欲,刀锋所至,一条潇洒飘逸的线条便跃然而出。可刻第二条辅线时,则必须瞄准第一条线,不能偏离分毫,拘谨的辅线失去了第一条线的神韵。这样烧制出来的瓷器,在形质和神韵上都与古定瓷不能相比。

“问题出在哪里?是工具吗?”陈文增猜想,刻花的刀具应该带有豁口。于是,他首次用一把自制的双线刻刀,刻出了流畅灵动的纹饰线条。

这一发现颠覆了陶瓷史上关于定瓷双线纹样“刻一刀、复一刀”的观点,为当代定窑刻花刀具理论奠定了基础。此后,陈文增又发明了组线刻刀,把单线刻刀、双线刻刀和组线刻刀命名为单线刀、双线刀和组线刀,并申请国家专利。

陈文增为复兴定窑呕心沥血。虽然他们攻克了定瓷在工艺方面的诸多难题,但创立初期的定瓷厂面对市场经济大潮,在经营方面一度举步维艰。

1992年,原定瓷厂多次改建转产,甚至被要求搬迁出曲阳。在陈文增等人的奔走和努力之下,定瓷厂最终留在了曲阳,陈文增和搭档也获得了工厂的经营自主权。从此,恢复全套定瓷制作工艺成了陈文增全身心的追求。

经过30多年的努力,陈文增终于把失传800多年的定窑以全新面貌展现于世人面前,将定窑工艺过程、造型风格、装饰特点以及文化背景进行了全面破译,并制作出众多定瓷精品。

2006年11月,在“光中华之绝技 创定窑之全新”定窑恢复生产30周年庆典活动上,陈文增作出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他宣布,把自己30多年来对定窑的研究成果、配方全部贡献出来,定窑配方可以有条件无偿使用。

在定窑理论研究方面,陈文增也倾注了很多心血。2003年9月,45万字的著述《定窑研究》正式出版。《定窑研究》是定窑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学术著作,书中收入一百余幅图片,填补了定窑无理论的历史空白。

此书出版之后,陈文增说:“不管以后社会发生什么情况,定窑将不会再次失传了。”

靠创新焕发光彩


刘辛广设计的定瓷“定州开元寺塔”茶具组合。 本网记者 王思达摄

4月30日,北京故宫博物院宝蕴楼。

白釉孩儿枕、白釉印花荷莲双鱼纹盘、白釉凸弦纹三足樽……“韵古承今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固安信息港——固安最大的综合门户网站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6-2020. 固安信息港——固安最大的综合门户网站 www.guanxx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guanxxg.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