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滚动  
新春走基层|村里有个好嫂子
2025-02-05 10:33:01  来源:固安信息港——固安最大的综合门户网站  作者:  分享:

2月1日,保定市徐水区商平庄村的墙绘传递着文明乡风。本网记者 郝东伟摄

2月1日,走进保定市徐水区崔庄镇商平庄村,大街小巷都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孝老爱亲、邻里和睦、遵纪守法内容的文化墙、宣传画随处可见。

扶起身穿衣、端温水洗漱、饭菜送到床头……像往常一样,商平庄村村民吴春英照顾着卧床小姑子高菊服。这些护理程序,吴春英已经重复了30多年。

“亲人在一起生活就感觉幸福,大家一起吃饭聊天,氛围特别好。”吴春英说,只有家庭和睦了,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在商平庄村,提起吴春英,人人都竖大拇指。在她家门口,一个两米多长的“五好文明家庭”木匾引人注目。

1989年,吴春英和商平庄村青年高全录结婚。当时,吴春英上有年逾60岁的公婆,下有腿脚不好的小姑子,她嫁过来就当家过日子。

1999年,吴春英的婆婆病逝。不久,公公因小脑萎缩而行动不便,后来也卧床不起。吴春英两口子精心服侍,直到2020年老人91岁去世。

此后,照顾卧床的小姑子高菊服,成为吴春英的“心头大事”。

“嫂子每天六点起床,做出全家一天的干粮。白天下地干活,或是在街上卖香油。”高菊服告诉记者,嫂子担心她一个人在家闷得慌,还专门买了电视、电脑,安在她的床边帮着解闷。

在高菊服的手机里,保存着多张跟嫂子在一起的照片。天暖无风的日子,吴春英用轮椅推着高菊服到街头遛弯、去超市购物,还到村里的小公园看人们跳健身舞。

“我把拍下的照片、视频传到朋友圈和网络平台上,现在粉丝过万了。”高菊服说,通过网络,她认识了很多像她一样的残疾朋友,大家坦诚交流,互相鼓励。

“孝老爱亲,就像一场幸福接力,我们怎样对老人、怎样对亲人,下一辈人全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吴春英说,好的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

耳濡目染,言传身教。吴春英的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个个懂事,他们从小也学会了帮姑姑翻身、穿衣、梳头。

“没有嫂子的付出,就没有我的今天。”高菊服动情地说。她为嫂子的香油坊起了个好听的名字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版权作品,未经固安信息港——固安最大的综合门户网站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热评话题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6-2020. 固安信息港——固安最大的综合门户网站 www.guanxx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guanxxg.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