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日报 记者 高扬 通讯员 刘若雨
“我喜欢雨后漫步在汤河带状公园,走在‘彩虹大道’上,一侧流水潺潺,一侧鲜花竞放,感觉十分惬意。”市民陈女士边走边说。在海港区汤河带状公园内,这里设计建设了一条“彩虹大道”,构建起公园与绿道、水系相互交织的游憩绿地体系,为市民提供了更好的绿色线性休闲生活空间。
除了精心打造“彩虹大道”,海港区园林绿化部门还对汤河带状公园的基础设施进行了“海绵化”改造,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引入其中,设计了透水路面、卵石排水沟及下凹集水绿地等设施,使公园绿地对雨水具有吸纳、蓄渗作用。
去年,海港区改造完成了汤河带状公园、清怡园、军工里游园等4项公园地块的“海绵化”改造,在规划设计、材料选用、施工方法等方面应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对园内绿地、道路、驳岸等进行改造提升,并设置透水铺装、雨水收集系统,增加喷泉跌水、雾化系统等设施,合理配置水生、半水生植物,使公园绿地具备吸水、蓄水、渗水、净水、水再利用等功能。
“海绵城市”是一种低影响开发的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其核心是尊重自然生态本底,因地制宜进行开发建设,在充分保护自然生态空间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城市透水地面面积、提升雨水储蓄调节功能,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吸收、渗透、储存、净化和利用雨水,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对原有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近年来,海港区主要围绕建筑、广场、道路、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缓释实施“海绵城市”建设,通过有效控制雨水径流,打造出一批能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的“海绵体”。在大雨过后,行人艰难涉水、车辆“乘风破浪”的状况基本消失,即使个别地方有积水,也是“来”得快,“去”得也快,海港区“海绵城市”建设成效显著。
“我们大院是老小区了,以前只要下大雨,小区的东门和南部道路积水特别严重,出行不便。去年改造后,小区的积水问题再也没发生过。”海港区建兴里居民袁芳永说。
老旧小区存在改造方式的差异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需要结合小区的自身特点。
“建兴里小区路面整体为北侧高、南侧低,西侧高、东侧低,经过设计研究,我们推出‘渗’和‘滞’两个措施。”海港区住建局节能办李春青介绍,在小区的公园、休闲区、人行道区域采用透水铺装,保证雨水快“渗”;在小区南侧打造集休闲健身功能于一体的雨水花园及下凹绿地,把小区东门的绿化带改造成雨水花园,通过收集绿化带两侧路面的雨水,减缓了雨水进入市政管网的时间,做到了“滞”。
去年,海港区共完成20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包括防洪、排水防涝、雨污分流改造、雨污混错接改造以及市政道路、公园广场等地块的“海绵化”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今年,海港区已于主汛期前,全面推动2023年度城市道路、老旧小区易涝点改造工程,包括对10个现有城市道路易涝点位和25处老旧小区易涝点位的系统性改造。同时,实施排洪河等3条河流人工湿地建设工程,把湿地建设成为城市的“蓄水池”和“净化器”。
Copyright 2006-2020. 固安信息港——固安最大的综合门户网站 www.guanxx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guanxxg.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