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梁赞英)“园区盐碱地综合治理的经验在《焦点访谈》播出后,我们倍感振奋。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在园区智能化应用、规模化经营和规范化管理上更进一步。”日前,在乐亭古河乡数字循环现代农业园总控室,“90后”新农人段严严身着西装坐在办公桌前,他一边通过智能系统关注稻田里农作物情况,一边随时调度着农场的生产。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时强调,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和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战略举措,聚焦“良法改地、良种育推、综合种养、提质提效”,积极构建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盐碱地综合利用新路子、新模式。10月30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对我市盐碱地综合治理的做法进行了详细报道,在我市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智慧农业较传统农业,在模式上更加绿色生态,在操作上更加精准精细,在产出上更加节约高效。”乐亭县古河乡党委书记李超表示,下一步,他们将充分发挥智慧农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吸纳更多群众加入到智慧数字平台,把这片盐碱地综合利用改造的经验进行推广,切实让科技助农、科技兴农、科技富农惠及更多农户,为我市农业打造科技创新高地、跑出华北粮仓新速度继续努力。
“以前水稻种植基本靠人力,稻农们没有农闲和农忙之分,种的地不多,却从育秧忙到收割,这些年水稻种植全部实现了机械化,稻农地多了,农活却少了。”说起这些年的变化,曹妃甸区十农场丰海村党支部书记孙立明感慨颇多。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通过盐碱地土壤改良、耐盐碱作物品种培育、适用耕作技术研究应用等一系列治理措施,积极构建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体系,探索出盐碱地综合治理的“唐山模式”,补齐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一块重要“拼图”。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肖润光表示,以此次央视《焦点访谈》报道为契机,我市将持续加大盐碱地基础设施建设、集中连片开发、新技术新品种引进和研发推广等方面资金、政策支持。结合我市盐碱地稻渔综合种养实际,优化区域布局,持续提升标准化生产和经营管理水平。鼓励建立“高校+科研院所+推广机构+企业”为一体的跨学科交叉协作团队,推动水稻种植、水产养殖、农田工程、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农机设备等资源整合,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深化与科研院所、大学院校密切合作,复制、推广生态修复盐碱地工程技术,加强良田、良种、良机、良法集成配套。围绕盐碱地冬闲田综合利用开展技术合作,探索高效治理利用新模式。聚焦优良品种选育、技术和模式创新,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本地盐碱地适生品种培育步伐。
在产业融合方面,我市将积极发展耐盐碱粮油作物、果蔬和经济作物等特色产品,以耐盐水稻为重点,瞄准大企业、大集团开展多渠道招商,支持盐碱地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利用各类产销对接平台,全面推介盐碱地特色农产品和加工品。同时,充分利用稻渔文化,打造稻渔特色休闲体验活动,促进特色美食、民俗文化、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等业态融合。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固安信息港——固安最大的综合门户网站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6-2020. 固安信息港——固安最大的综合门户网站 www.guanxx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guanxxg.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