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报业集团记者曹青在讲述《时间的果实》。本网记者赵威 贾恒摄
8年,只是时间长河里的小小片断,但在距离中国万里之遥、多瑙河畔的一座百年钢厂里,时间结下的果实已经缀满枝头。
今年4月,我随本网报道团队来到塞尔维亚河钢集团斯梅戴雷沃钢厂,这是8年里本网第三次来到这里采访。
到达河钢塞钢的第二天,我们就受邀参加了一位普通工人的退休仪式。这样的职工退休仪式,钢厂每年都要举办七八场。
65岁的德拉古廷,在这座钢厂已经干了44年。中方员工都叫他老德。
不太大的会议室里,老德太太亲手做了蛋糕,工友们精心准备的烤肉、饮品摆放了满满一桌子。两位来自中国河北的钢厂高管,把一个画着熊猫的内画鼻烟壶送给老德。
那天我就站在老德身边,我看到他的眼中一直含着泪花。他21岁来到钢厂,从一线工人干到部门副主管。和斯梅戴雷沃市的很多人一样,钢厂就是他们的家,他们和钢厂一起经历过风雨,也一同看到了彩虹。
斯梅戴雷沃钢厂是塞尔维亚最大的钢铁企业,成立于1913年。鼎盛时期,斯梅戴雷沃市40%的财政收入都来自这家百年老厂。但是,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一度濒临倒闭,2003年也曾被美国钢铁公司收购,但是依旧没能将钢厂带出倒闭的泥潭。老德跟我说,工厂停产那段日子太难了,我经常蹲在多瑙河边发呆,因为我的儿子,还有四个兄弟姐妹都在钢厂工作,不知道一家人的生活该怎么往下过。
时间来到2016年的春天,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为这片土地开启了新的生机。中国河钢集团收购了这家钢厂,与塞方共同成立了河钢塞钢,合约承诺中方只派出9人的管理团队,原来钢厂5000多名员工继续留用,一个不辞!
签约的那一刻,塞尔维亚时任经济部长泽利科激动得高高举起合约不停地亲吻着。
厂房内机器重新轰鸣起来,火红的钢坯再次蒸腾起热气。老德和工友们上足了发条,鼓足了干劲,钢厂终于挺过来了!
两个月后,这里迎来了一位重要的客人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固安信息港——固安最大的综合门户网站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6-2020. 固安信息港——固安最大的综合门户网站 www.guanxx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guanxxg.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