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栋梁:亲吻西海固这片土地(作家近况)
本报记者 张鹏禹
西海固在哪里?曾几何时,只闻其名都会令人感到口渴。干旱、贫穷、落后,是贴在西海固头上的标签,也是困扰西海固人民的三个难题。行政区划意义上的“西海固”,因其历史上辖西吉、海原、固原三县而得名,虽然存在时间不长,却因“苦甲天下”而广为人知。在这片土地上,不屈不挠的西海固人民与天斗、与地斗、与水斗,谱写出一段可歌可泣的脱贫奋斗史。来自西海固的作家季栋梁,将这一切记录在长篇报告文学《西海固笔记》(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中。
是亲历者,也是见证者
对生与斯、长于斯的季栋梁来说,贫困是刻骨铭心的记忆,他从小的终极梦想就是“吃粮票”。“走在西海固,经过人家门口,不一定有人问你‘吃了吗’,但肯定会问你‘喝水吗’。因为这片土地上,水真是贵如油。干旱的年景,窖里收不上水,吃水得去几十里外驮,因此只有这儿才有‘死水怕个勺勺舀’的俗话。”季栋梁说。来自生活经历的切身体会,让他思考西海固人长期挣扎在生存线边缘的原因。
在《西海固笔记》开头几章中,季栋梁梳理了西海固的贫困史。历史上的西海固,地处中国古代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冲撞融合地带,生态环境恶劣、地理格局闭塞、兵患匪祸频仍,持续的社会动荡加剧了人与地的矛盾,到清末已是“赤地千里,十室九空”,以至左宗棠在给清廷的奏折中感叹,西海固是“苦瘠甲于天下”。但在这重重苦难背后,季栋梁也看到了西海固人民的坚韧与顽强。他穷究千年贫困的根由,是为了彰显一种人穷志不穷的精神和一种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
1982年,随着国家启动实施“三西”农业建设扶贫工程,西海固开始“脱胎换骨”。这片土地见证了闽宁协作、脱贫攻坚等一系列国家重大举措取得的显著成效。2020年,西海固迈入小康社会,开启了发展新篇章。
“在这近40年时间里,我是亲历者,也是见证者。我深知这片土地上父老乡亲的迷茫与痛苦,也深知他们的奋斗与追求、梦想与希望。”季栋梁说。从2018年开始,他深入西吉、海原、原州、隆德、彭阳、泾源、同心、盐池、红寺堡等县区、乡镇、村庄,集中采访调研40次,将无数鲜活感人的故事记录在《西海固笔记》中。
今年4月22日,在“季栋梁长篇报告文学《西海固笔记》研讨会”上,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何向阳谈及这本书的写作时说:“一个小说家,去写作关于家乡的报告文学,以一种完全下沉的方式,这种姿态让我非常感动。何谓下沉?就是沉下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这本书是作者探究彭阳经验、蔡川模式、生态移民、劳务移民,观察治沙、养殖、水窖这样一些日常生活的细部,观察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实践后收获的宝贵成果。”
原生态记录可爱的他们
《西海固笔记》从第六章“百万大移民”到第十九章“脱胎换骨”,选取代表性的重大事件,描写西海固农民在经济上摆脱贫困、精神上得到洗礼的巨大变化,作者用带有温度的笔触、原生态的手法塑造出一众鲜活的人物形象。
书中,彭阳县农民李志远双腿残疾,“连爬带挪”地义务植树24年、植树10万株,他评价自己“这辈子就活了个栽树”;盐池县治沙功臣白春兰,在女儿差点被飞沙活埋、一同治沙的丈夫因病辞世的情况下,几十年如一日地奋战在治沙一线,被誉为“人类征服自然的典范”;还有“第一书记日记”一节里把心交给群众的驻村干部和“闽宁对口扶贫协作”中涌现出的“闽宁人”……
20多年来,数千名福建挂职干部、支教支医支农工作队员、专家院士、西部计划志愿者肩负着对口帮扶宁夏脱贫的历史使命,被亲切地称为“闽宁人”。他们中有被宁夏人唤作“林妈妈”的原福建省扶贫办主任林月婵,任职10年40多次奔赴宁夏,把真情留在西海固;有世界菌草之父、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林占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固安信息港——固安最大的综合门户网站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6-2020. 固安信息港——固安最大的综合门户网站 www.guanxx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guanxxg.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