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举办明清石刻线画专题展】
“为民请愿,宁敢畏难”反映黄河治理的《黄河图说》;寓意“清廉勤俭,不忘初心”的《瑞莲诗图》;高洁虚怀、清雅坚贞的《梅兰竹菊图》……近日,西安碑林博物馆主办的“刻图化民——明清石刻线画中的信仰世界”原创展览启幕,精选我国明清时期的石刻线画拓片65件(组),为人们系统呈现了明清时期陕西地区的官宦、文人和百姓的信仰世界,帮助人们了解当今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过程,真实体验明清时期陕西文明的文化内涵。据悉,此次展览是全国首次举办的明清石刻线画专题展,大部分展品为第一次公开展出——
通过图像来读史
65件(组)里60%展品为第一次展出
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的众多石刻收藏品中,石刻线画独具特色,在艺术学、图像学、历史学、民俗学和宗教学等多个领域均具有极高价值。然而,长期以来这批石刻线画没有被公众所熟知。“虽然秦、汉、隋、唐的陕西重要而繁华,遗存也非常丰厚,实际上对今天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是有限的。而明清两代的信仰观念和政治思想对当今社会却产生着深刻影响,这部分内容很多都隐藏在西安碑林所藏石刻的背面石刻线画当中。”策展人、西安碑林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杨兵介绍,明清两代是石刻线画发展历程中的变革时期,体现出将正统思想中儒、道、释与民间信仰相结合的鲜明特征,出现了刻图画、宗教画、寓意画和风俗画等多种类型。明代的石刻线画在延续宋代济世刻图传统的基础上,兴起了借用图像传播思想、教化民众的寓意画、名人圣像等新类型。清代又塑造出多种神道鬼怪、降魔捉妖、祈福延寿的人物形象,借景抒怀的独幅山水画、花鸟画盛隆一时,表现出民间信仰的多样性。百姓通过刻画这些形象,传播祈愿美好生活、除灾兴邦、阖家欢乐的朴素信仰观念。
“这个展览不是讲艺术,而是通过图像来读史。因为在这些石刻线画背后,是国家以刻图的方式将治理思想融入百姓生活,以实现‘刻图化民’的目的。我们把相同类型的形象放在一起,在同一类里面又按时代顺序排列。通过时间流变,可以让观众了解这些图像生成的轨迹。比如,孔子的形象在不同时代是怎么演变的?关帝的形象是怎么演变的?在这样的策展理念下,我把展品分为了四种类型:第一单元‘济世安邦’,是刻图类;第二单元‘人神共福’,是宗教类;第三单元‘崇德敬礼’,是寓意类;第四单元‘福寿康宁’,是风俗类。同时又提炼出了多个专题贯穿于展览之中,如孔子专题、观音专题、达摩专题、仕宦专题、梅兰竹菊专题、关帝专题等。”杨兵介绍,这65件(组)里面60%的展品是第一次展出。其中有30件拓片的原碑石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的碑林展线上,但一般观众到碑林很少关注到它们,甚至根本就没发现。因为这些石刻线画很少是单独刻碑,而是依附于某一个碑的碑阴或者碑侧。还有些原碑石是在库房里,为此他们做了一个“寻宝图”,通过这个互动项目,观众可以根据它找到这些拓片的原碑位置,以观碑石原貌。杨兵认为,通过明清石刻线画的展示,能把曾经不被公众所关注的明清时期的陕西文明以多维度、形象化的方式呈现给公众,推动人们全方位对陕西文明的认知,更深感受到陕西地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无限魅力。
【石刻画出现于什么时代】
石刻文产生于周代,兴盛于秦代。东周时期秦国刻石文字。在10块花岗岩质的鼓形石上,各刻四言诗一首,内容歌咏秦国君狩猎情况,故又称猎碣。传说中的最早的石刻是夏朝时的《嵝碑》,刻诗文体格调与《诗经》大小雅相近。字体近于《说文解字》所载籀文,历来对其书法评价甚高。主要作品有:《石鼓文》《绎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会稽石刻》等。
【石刻的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
石刻是造型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石刻属于雕塑艺术,是运用雕刻的技法在石质材料上创造出具有实在体积的各类艺术品。
中国古代石刻种类繁多。古代艺术家和匠师们广泛地运用圆雕、浮雕、透雕减地平雕、线刻等各种技法创造出众多风格各异、生动多姿的石刻艺术品。其中,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洛阳龙门石窟评价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