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如何理解雄安新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这一定位?如何做到有序疏解、有效承接,确保提速又提质?就此,2月23日,记者专访了河北经贸大学研究员、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武义青。
6年多来,雄安新区从无到有、从蓝图到实景,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
“拔节生长的雄安新区,雄姿初显、令人神往。但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武义青表示,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长期以来承载了过多的功能特别是非首都功能,“大城市病”问题突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雄安新区的设立能够有效地处理好北京“都”与“城”和“堵”与“疏”的关系,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疏”,是为了更好地“进”。武义青认为,雄安新区通过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规划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等,促进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有助于缩小地区差距,推动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
武义青表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雄安新区做好承接疏解各项工作,都需要在营造一流环境上下足功夫、持续发力,擦亮“雄安服务”品牌,不断提升承接疏解吸引力。
“要全面完善城市功能,扎实做好第二批疏解单位承接准备。”武义青建议,围绕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要加强城市交通、道路、住房等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打造精品工程,完善城市功能,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让疏解企业和人员来得了、留得住、发展好是大家一直关心的问题。“要用高水平管理增强新区对疏解对象的吸引力,让疏解企业和人员感受到一座现代化城市的管理和服务。”武义青告诉记者,一方面,要探索先进的城市建设运营模式,优化健全雄安新区管理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保障水平,确保疏解对象的生活和工作需求得到满足。另一方面,要推动各领域改革开放前沿政策措施和具有前瞻性的创新试点示范项目在雄安落地,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紧紧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强化高质量疏解,还需持续完善疏解激励约束政策体系。武义青建议,进一步细化实化政策措施,继续抓好首批启动的疏解项目落地,接续谋划第二批启动疏解的在京央企总部及二、三级子公司或创新业务板块等承接方案,积极吸引更多创新型、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向雄安新区转移,同时推动金融机构、科研院所、事业单位疏解转移,使雄安新区成为新时代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本网记者 宋平 贡宪云)
Copyright 2006-2020. 固安信息港——固安最大的综合门户网站 www.guanxx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guanxxg.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