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的河北记忆
“五一口号”发布的台前和幕后
太行山麓的春风,总在历史褶皱处留下惊雷。
1948年春,中共中央在河北阜平城南庄发布“五一口号”,以“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铿锵宣言,为中国式民主擘画了第一个坐标。
从晋察冀边区烽火中诞生的政治协商火种,到李家庄汇聚四海贤达形成的新中国宏议;从西柏坡“赶考”路上确立的多党合作初心,到新时代河北省政协创新实践的“协商矩阵”……燕赵大地始终澎湃着人民政协的红色基因与时代活力。
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召开前夕,记者走进阜平城南庄、平山李家庄等地,发掘“五一口号”发布的台前和幕后故事,探寻人民政协的河北基因。
1948年5月1日出版的《晋察冀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发了“五一口号”。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供图
烽火定策
拉开协商建立新中国的序幕
2025年2月,早春。城南庄依旧披着一层朦胧的寒意。
沿着村庄后山的青石台阶拾级而上,老槐树的枝丫横斜,斑驳树影间忽见一座土坯院落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固安信息港——固安最大的综合门户网站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6-2020. 固安信息港——固安最大的综合门户网站 www.guanxx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guanxxg.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