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年宋金古寺为何刚被发现?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倪伟
发于2022.1.3总第1027期《中国新闻周刊》
一位高中地理老师,循着蛛丝马迹的线索,找到一座藏身在村里的北宋、金代古寺。此事被迅速上报给当地政府和北京大学古建专家,鉴定、测绘旋即展开,修缮与保护也即将提上日程。让人疑惑的是,一座如此显眼的古建,十年多前在文物调查中就已登记在册,但真实年代和身份为何至今才被发现?
这座寺庙名为圆融寺,位于山西晋城下辖高平市的神农镇中村,已有800岁以上的高龄,比紫禁城还早至少200多年。据专家鉴定,圆融寺应始建于北宋中后期,金代中后期大规模改建。
在中国,金代及金代以前木结构古建,全国现存仅有200余座。前往鉴定圆融寺的北京大学古建专家徐怡涛说,“隐身” 的宋金建筑发现一座少一座,“总是有一个定数的”。地方文物部门人手长期不足,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民间人士就成为文物发现和保护的一支力量。
在这次发现中,依赖民间、官方、学界形成的由私人关系联结而成的小网络,信息在其中迅速传递、推进。这是晋东南这个古建富集之地形成的独特现象。
被错认的古寺
“哪个朝代不知道,就知道很早。”年过六旬的村民记得,圆融寺后殿的山墙和后墙上曾经满墙都是佛像壁画,小时候他们经常跑来玩。“现在埋在土堆里了。”
村里的一些寺庙至今香火不断,但圆融寺没有这样的运气。1949年后,圆融寺后殿养过猪,门殿用作仓库。当地人说,要不是做仓库,门殿也早就不在了,荒废会使塌毁加速。明清时包砌的砖墙,虽然有损古韵,但也起到了加固作用。
晋城市泽州一中高中地理老师张建军最近偶然知道了这座古寺的信息。2021年9月13日,中秋假期,他跟朋友开车抵达中村,在一片民居中间,找到了荒废已久的圆融寺。门前停着磨盘,墙角堆着瓦片,屋顶杂草蓬勃,天然气管道从屋檐前横越而过。门口上着锁,他们翻门殿窗户进入寺内。
他一眼就认出了门殿梁架斗拱中的金代风格,再仔细看,一些构件还有清晰的宋代特征。他在朋友圈记录了那一刻的惊喜:“神秘、神奇的晋东南,今日仍能发现几乎不为人知的宋金建筑!”当天,他把图片发送给高平市主管文物工作的副市长李琳,他们结识多年,十几年前就一起寻访古迹。李琳转手将消息告诉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文物建筑教研室主任徐怡涛。
国庆假期一到,徐怡涛与四名同事、学生驱车直奔晋城,他们都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两宋建筑史料编年研究”课题组成员。2021年10月2日到3日,他们架梯子、飞无人机,全面进行了史料收集、形制记录、三维扫描、木样采集、航拍、访谈等工作。离开的第二天,几十年一遇的大雨从山西北部下到最东南的晋城,所幸没有危及圆融寺。
圆融寺并非被遗落在文物户籍之外。门殿的山墙上,贴着“高平市不可移动文物”的铁牌,但牌子上的名字却是“中村春秋楼”。2011年出版的“三普”成果《晋城文物通览》里记载,这个“中村春秋楼”指的是圆融寺里的东朵殿,为清代风格。而更为古老的门殿却被普查员忽略了。
宋金年代的圆融寺,被以清代春秋楼指代,年代缩短了500年以上,至今未被评为文保单位,原因何在?
2007年至2011年,中国开展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高平市主管文物工作的副市长李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当时普查员来过圆融寺,但这个名字已经没人知道,便以清代改建的配殿“春秋楼”为名登记。徐怡涛推测,由于门殿在明清时被包砌了砖墙,看起来不如春秋楼那么“古”,所以被略过了。不论哪种原因,由于没有被评定为文保单位,十多年来,圆融寺没受到特别关注。在这期间,春秋楼的屋顶悄然垮塌。
最先注意到春秋楼倒塌的是村民孟红胜,他家紧邻圆融寺西侧已有30多年。他家1999年盖新房时后殿还耸立着,出于对古庙的敬畏,新房高度不敢超过后殿。他对年代的记忆很含混,模糊地记得后殿塌于十几年前,春秋楼的屋顶则是近两三年才垮的。作为最近的邻居,圆融寺正门的钥匙由村委会委托保管在他手里。
上世纪90年代,孟红胜的父亲在门殿开了个磨坊,放进机器加工粮食,最近至少十几年再也没有使用过。说着,他想起一件事,拐到一个墙洞前,把洞口的砖块一个个搬下来,露出一个篮球大小琉璃螭吻(屋脊两端的神兽饰物)。十几年前,他在后殿的瓦堆里捡出来的,怕被人拿走,就藏在墙洞里。“不知道有没有用?”他问来访者。
圆融寺被埋没,与其所在的地区息息相关。山西是中国古建保存最密集的省份,晋东南是山西古建最密集的地区,而高平是晋城古建最密集的县级市。高平市古建密度之大,全国罕见,不可移动文物目前有1574处登记在册,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1.7处。高平一市宋金时期的木构古建筑,超过长江以南同时代建筑的总和。
这个市的文物普查因而格外艰难。十多年前进行“三普”调查时,按李琳的话说,有时候车都没有,普查员靠走路在村里到处问。“当时文物部门专业人才缺乏,好多人都不认识古建,普查员很多是退伍军人。”李琳说,“圆融寺能登记进‘三普’名录已经很不错了。”他还说,有时普查员看到早期建筑都“不敢写”,因为当时文保力量欠缺,被人知道珍贵反而会招来木构件盗贼。
村委会工作人员说,文物网格员会对圆融寺进行日常巡查。村里配备了文物保护员和文物网格员,其中保护员主要负责国保单位,网格员负责其他文物,包括圆融寺。文物网格员每年补贴经费3600元,由晋城、高平两级政府分别负担30%和70%。
修缮宜缓不宜急
2021年12月14日,张建军第二次进入圆融寺门殿,不停地用相机拍摄着木构件的细部。“你看这个栌斗,下面弯出来一点,像铁轨的截面,这是宋代的典型做法。再看这个,弧度比较小,直直的,就是金代的。”
圆融寺现存的形制是一进院落。进门后最先看到的是门殿,结构基本完好。与门殿隔着院子相对的是后殿,也是规模最大的正殿,已经坍塌。后殿东西两侧各有一座朵殿,都已部分坍塌,其中东朵殿就是春秋楼,清乾隆时扩建。朵殿与门殿之间,连接着东西配殿,东配殿尚在,西配殿已不存在。
他分析得很准确,栌斗也是徐怡涛断代最重要的证据之一。门殿里的八个栌斗,六个是宋代中后期形制,两个是金代形制,说明金代重修时替换了两个。另外,学名四椽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固安信息港——固安最大的综合门户网站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6-2020. 固安信息港——固安最大的综合门户网站 www.guanxx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guanxxg.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