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福建宁德3月7日电 题:福建福安幔帐戏:一个艺人一副戏担
作者 叶茂 苏熙
婀娜多姿的小旦、稳重正貌的老生、凛然威风的武生、诙谐逗趣的丑角……3月6日,福建宁德福安市潭头镇棠溪村,惟妙惟肖的幔帐戏专场表演,吸引众多村民观赏。
福安市的幔帐戏也称“布袋戏”,肇始于清末民初,其操偶之单行,戏具之轻巧,流行于乡镇村落,具原生态之演出模式,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
福安市非遗幔帐戏传承人雷伏团告诉记者,幔帐戏的独特在于这是一出独角戏,它集吹、拉、弹、唱于一体。一个艺人一副戏担,不管大戏小戏、文戏武戏,生旦净末丑,吹打弹唱耍,全靠艺人一个手、脚、口、舌并用,十指灵活调度,自成流派。
现年60岁的雷伏团,16岁便开始跟着师傅学习幔帐戏。雷伏团说,幔帐戏最重要的就是故事、木偶和配音;一台好戏想要足够吸引人,首先得有一个好故事。
就剧目而言,其来源或借鉴地方剧目,或吸收讲书话本,或自编生活小戏。按其题材,有人情剧、史传剧、神话剧,主题内容一般通过侠义情仇的演绎、忠奸善恶的博弈,来宣教忠孝、仁义和惩恶扬善等,给观众灌输善与恶概念的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娱乐性。
在宽不足一米、高不过半米的挑担戏台间,雷伏团坐在台间一人手脚口舌并用,用地道的福安方言演绎跌宕起伏的剧情。其戏剧唱腔,时而抑扬顿挫,时而轻重缓急。
台上,凭借手指、手掌和手腕上的技巧,不同人物的木偶在雷伏团手中,展现着整冠、亮相、跑马、对打、翻身、倒茶等特技动作,栩栩如生,尽显趣味性与灵动性。
“传统戏台是大戏,而木偶戏则称之为小戏。”雷伏团说,木偶是幔帐戏的灵魂,不同的服饰与不同的眉眼,将木偶从生旦净末丑的五角中区分出来。
记者注意到,挑担戏台的台阶凳,由雷伏团自制,“掌控”着幔帐戏的声响。表演中,雷伏团双脚打击乐器发出不同音效,手持鼓槌轻敲鼓面,脚踩小竹片发出各种乐器撞击的响声,有高亢的钹声,也有清脆悦耳的云锣声。
雷伏团说,经过漫长的文化积淀,如今的幔帐戏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也成为中国乡土艺术的瑰宝。
据介绍,福安幔帐戏虽然以其“原始”形态得以保存至今,并且较完整地保存了其艺术本真性,成为木偶戏的“活化石”之一,但“后继无人”也成为老艺人的遗憾。
“幔帐戏虽然不是我的主业,却也是我生活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雷伏团说,出于对幔帐戏表演的热爱,让他一直坚持至今,希望更多年轻人加入到幔帐戏的传承中,让幔帐戏一代代传下去。(完)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固安信息港——固安最大的综合门户网站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6-2020. 固安信息港——固安最大的综合门户网站 www.guanxx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guanxxg.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