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郑州4月28日电 如何打造历史文化“出圈IP”?王岸柳:需立足文脉
记者 韩章云
从唐俑中脱胎的“唐宫小姐姐”,以孔子为原型的“南孔爷爷”,辛弃疾、李清照组CP的“济南二安”……近年来,借助“让历史活起来”的东风,多地尝试将历史人物、经典文物等打造成IP为地方形象代言。
那么,历史人物IP化如何破俗出新意?IP化过程中应有何种考量?带着这些问题,本网记者近日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执行所长王岸柳博士。
文脉是IP的基石
2018年王岸柳团队提出新文脉理论,2022年提出文脉IP指标体系,致力于推动“一地一脉”的文化产业建设。他向记者解释说,“文脉”是文化地的历史主线,“文脉IP”指的是根植于区域地理单元人文历史之中的IP,它生于文化共识、长于文化共识,天然储存着成熟的认知和潜在的受众。他认为,只有最符合国人文化传统的历史存续,才有可能成为最具地域特色的文化IP。
长期关注国内文创产业发展,王岸柳也注意到河南在文创领域的成绩。“2021年河南卫视凭借着《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洛神水赋》《龙门金刚》《舞千年》《国色天香》等多个经数字化包装的文化节目‘出圈’,赚足眼球、获得好评,这就是我们团队一直倡导和鼓励的,打造IP一定要立足于文脉。”
以杜甫为例,作为一个全国性的文化符号,杜甫在全国很多城市都留下了足迹。王岸柳认为,河南省巩义市是杜甫的出生地,打造杜甫文化IP,巩义要在这些城市中脱颖而出、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文气质和精神内核,就需要找到杜甫与家乡巩义最深刻的历史关联,“巩义这块土地上什么样的山水和人文,才能孕育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历史人物IP需贴合现实
曾经“杜甫很忙”涂鸦成为一代网友的狂欢,王岸柳认为,这一现象能给当下历史人物IP化热潮带来一定的启示。
“这也反映出了历史人物IP打造的一个重要考量
相关新闻
◎版权作品,未经固安信息港——固安最大的综合门户网站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06-2020. 固安信息港——固安最大的综合门户网站 www.guanxx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guanxxg.com
未经过本站允许,请勿将本站内容传播或复制